央视聚焦: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迎来发展新机遇
近日,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河套规划》),提出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极点,努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带来新机遇。
继央视CCTV-1《新闻联播》报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丁薛祥
调研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今天(10月16日)
央视CCTV-13《朝闻天下》
聚焦《河套规划》
从科技成果、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制度创新等方面介绍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
(以下简称“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
发展情况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北部与深圳市中南部跨境接壤地带,面积3.89平方公里。香港、深圳两个园区一河之隔,是深港科技创新合作最直接的对接点。
《河套规划》发布,科技创新的浪潮正在深圳河两畔涌动。但合作却是从2017年深港两地明确在河套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就已经开始。几年来,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对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资源、汇聚国际顶尖科技人才进行一系列探索,为深港两地搭建起优势互补的桥梁。
提供便利条件
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
在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院长秦岭正带领团队研发结合航天材料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手术辅助机器人。
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院长 秦岭:目前我们进驻了三年,手术机器人已经在做临床测试,测试完以后,就开始要转化产品。
手术辅助机器人是集合医学和工程学的一门前沿融合学科,香港中文大学的科研团队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然而很长时间都只能停留在理论和可行性验证层面。
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院长 秦岭:香港这边虽然有很好很知名的教授,但是落实到产品转化,就没有平台。到了年纪要退休,科研成果就放到那儿,没有实现转化。
一直以来,香港具备国际化的顶尖人才,却缺少产业化的配套能力。而一河之隔的深圳制造业发达,可以生产出满足各种科研需求的零部件,却迫切需要提升科技水平。在两地共同的渴望中,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应运而生。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发展事务署副署长 朱俊炜:以前的福田保税区,都是仓储物流的空间,这几年,我们通过租购改建的方式,收集了一批产业空间,用来支持我们重要的科研机构项目落地。
朱俊炜表示,为了给深港两地搭建优势互补的桥梁,深圳市腾退了原有的仓储物流产业,将这块3.02平方公里的地区打造成科技创新园区,并和港方携手制定出台内地首个深港“联合政策包”,从人才联合培养、科研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了28条具体举措。
三年前,秦岭带着团队进驻到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一河之隔、交通便利,秦岭从香港办公室到深圳园区的实验室只需要一个多小时。上百平方米的实验室,尽管实验设备还没全部进驻,可这样的实验环境是团队一直梦寐以求的。
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院长助理 钟仿洵:在香港,我们如果要做这种医学影像数据采集工作的话,需要去医院,而且要排队。香港的医院也很繁忙,需要去预约等等,可能在时间上面就没有这边这么高效了。
最让秦岭团队看中的是园区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的各种便利条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机构,就在实验室旁边的一栋楼,他们的医疗器械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在隔壁进行审批。园区还特别建设了中试基地,基础研究创新完成之后,团队可以在中试线进行产业化前的小规模试验,让技术创新的成果不出湾区就可以落地。
短短几年,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就聚集了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5所世界百强高校的10个项目、30名科学家、500多名具有港澳及国际背景的科研人员,取得了我国首台自有知识产权的高时空分辨率显微镜、发射电子束光刻机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而这些研究成果都将依托内地完善的产业链加速实现产业化。
提供良好环境
助力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针对粤港澳创业的年轻人提出一系列扶持计划。从创业启动资金到人才住房,一系列贴心政策激发年轻人的创新活力。
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深港协同创新中心的21层是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福田),30多家青年创业企业在这里孵化成长。
奇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一家由三位香港中文大学80后博士创办的科技公司,他们研发的EDA软件是芯片研发中的一项重要工具。企业负责人魏星表示,在香港初创时,最发愁的就是融资难。由于初创研发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几位创始人有半年都发不出工资,还要面对高额的办公租金。就在他们为了理想苦苦支撑之际,听说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有专门针对青年创业者的孵化器。
奇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魏星:这个孵化器,当时正好它就是专门针对那种港澳的青年团队创业,价格相对便宜。
为了给像魏星这样的青年人才提供创业的良好环境,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推出了“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资助计划”,为来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的初创型企业提供政府资助。此外还专门设立了1亿元的专项资金,为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启动支持和基本保障。
深圳市福田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胡冬红:办公场所我们都会装修好,他们拎包就能办公,一些工商注册,还有社保办理这些需求,我们有专门的服务机构。
魏星和他的创业伙伴们将公司搬迁到了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里不仅房租便宜,各种政策措施也让这家小公司感受到了贴心给力的扶持。入驻园区后,他们很快就拿到了一笔深圳市政府的天使投资基金,还被园区推荐参加深圳市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得到了展现实力的机会。
通过大赛,魏星他们的科研成果得到了投资商的青睐,目前已融资近五千万元。随着公司不断壮大,深圳的人才优势又为他们提供了不同领域的人才支撑。
奇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刁屹:内地的人才资源库是非常大的,这三年的时间,可以说发展真的是非常迅速,我们团队的规模,现在已经扩大到30多人了。
公司在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资金和人才的助力下稳健发展,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不少知名企业都成了他们的客户。曾经共同在香港学习的师姐也从互联网大企业辞职,毅然加入这家小小的战队。
奇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研发部 杨晓庆:我觉得,我就应该来这里,就应该加入他们。国有所缺,我有所学。
短短几年时间,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了五个青年创业孵化器,面积2万平方米,集聚了80多个港澳创新创业团队,吸引了近千名创新创业青年。
如今,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已经聚集了大批高端科技人才,有知名的专家教授,也有普通的创业者。他们来自全球各地,虽然背景不同、领域不同,但是都在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找到了事业发展的支撑。
制度创新 完美服务
支撑人才发展
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何耀威,基于生物和AI技术研发了一款手表式血糖仪,然而小小的产品却需要四五十家不同的工厂提供零部件。为此,他把公司从香港搬到了一河之隔的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一下子就与内地的产业链连接上,实现了血糖仪的批量生产。
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CEO 何耀威:我们的加工厂也是在粤港澳大湾区里面,从研发到生产所有一条龙都在这里完成,这个产业链非常好。
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为创业者们提供的不仅是一个空间,更以此为基点撬动了很多资源,助力事业发展。
未来机器人是一家独角兽企业,产品研发需要大量高端人才,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集聚人才优势,给了公司很大支撑,从2021年搬入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这家公司的员工人数从200人增加到50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达70%。
从事睡眠科技研发的深圳东海浪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也在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举办的创业者交流活动上,找到了合作伙伴,碰撞出新的火花。
深圳东海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海波:有的人才是做制造加工的,有的是做一些芯片的关键技术,所以促成了我们自己数字医疗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
深圳市福田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胡冬红:(创业者交流活动)主要是为人才搭建一个平台,我们连续六年举办了院士高峰会、每年也会举办英才研修班。
五年的探索努力,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高端人才形成了从零的突破到集聚发展的局面。如今,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已经推进和落地高端科研项目超过150个,既有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这样的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也有西门子能源创新中心等国际顶尖企业研发中心,还有众多的独角兽企业。在这片3.0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海内外知名专家12名,科研人员3000余名,产生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随着《河套规划》的出台,未来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还将坚持科技创新,集聚高端产业项目。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发展事务署副署长 朱俊炜:制度创新、国际新进规则的衔接,是我们这里下一步要重点落实的战略使命,让人才享受国际化的科研环境。
《河套规划》的发布
为河套深圳园区的发展
绘制了“路线图”和“时间表”
标示了
河套深圳园区发展的新方位
让我们共同期待
在新机遇下
河套深圳园区的腾飞!
- END -
信息来源 | CCTV-13《朝闻天下》
编辑整理 | 莫香军
责任主编 | 李霞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推荐阅读
往期内容